1988年又進行了一次修改:21顆工作和3顆備用工作在互成600的6個軌道上。這也是目前GPS所使用的工作方式。對用戶來說,這不僅大大增加了儀器的復雜程度,而且從隱蔽性來看也是十分不利的,因為發射信號易造成暴露。單程測距(即被動測距)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的缺點。定位系統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:空間部分(GPS)、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部分。GPS可連續向用戶播發用于進行導航定位的測距信號和導航電文,并接收來自地面監控系統的各種信息和命令以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轉。
GPS實時差分定位的原理是在已有的地心坐標點上安放GPS接收機(稱為基準站),利用已知的地心坐標和星歷計算GPS觀測值的校正值,并通過無線電通信設備(稱為數據鏈)將校正值發送給運動中的GPS接收機(稱為流動站)。如果發送設備所發射的測距信號經過反射器的反射或轉發,又返回到發送點,為其接收設備所接收,進而測得測距信號所經歷的距離。偽距法單點定位,就是利用GPS接收機在某一時刻測定與4顆以上GPS的偽距,及從導航電文中獲得的瞬時坐標,采用距離交會法求出天線在WGS-84坐標系中的三維坐標。
GPS車輛定位系統的實用功能:話務指揮。指揮可以監測區域內車輛運行狀況,對被監控車輛進行合理調度。指揮也可隨時與被跟蹤目標通話,實行管理。GPS定位的功能:車輛信息管理。方便易用的管理平臺,提供了車輛、駕駛人員、車輛圖片等信息的設定,以方便調度人員的工作。汽車在線GPS定位,針對公務車管理問題有很好的解決方案,可以更好管理公務車。將GPS、物聯網等技術運用至公務車管理系統中,大大減少公公車私用問題,如遇到公車私用問題,GPS系統可以自動報警,識別是不是公車私用,讓單位管理更方便,單位效益更高。